Y想法
隊員:
- 甄沁怡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 楊洛文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 葉彩翎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 葉歡頡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 張明欣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我們這個方案是為了聽障人士而設計的交通智能手環。我們在構思的時候發現聽障人士除了溝通的困難,在過馬路也有一定的危險,於是我們想到了做一個智能手環。使用震動和顏色去提醒大家,讓他們在過馬路時可以注意安全。
受影響社群的痛點:
痛點爲大部分的交通設計沒有顧及到聽障人士讓他們沒有得到幫助。 另外,因爲聽障人士健全的外表讓人忽略了他們需要幫助,如警報器響起却無法接收、車輛喇叭響起却不知,導致危險發生、遇到危險無法與人交流,如困在電梯裏。
方案想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瞭解痛點後,方案想解决的問題是爲了保障聽障人士在馬路邊上走時,可以馬上瞭解到自己是否安全。
簡介點子方案的創新元素及如何協助解決上述問題:
功能一是振動模式。當車輛和使用者距離15米時,智能手環便會啓動振動模式。 功能二是手環提示燈。 第一,使用的技術和如何避免幹擾。我們會使用距離感應器。感應器可以測量車輛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若爲15米以內便會達成第一要求。而音頻指紋技術是識別喇叭聲音,分辨車輛屬于那種類別,從而讓提示燈出現相應顔色燈。要達到這兩個要求,才能開啓手環功能。 第二,提示燈顔色會分爲三種。紅色代表大型車輛,危險程度高。綠色代表小型車輛,危險程度中等。而黃色是代表自行車,危險程度低。 第三,設置提示燈開關。使用者可自行决定是否開啓。
團隊能力:
甄沁怡(30):創造力、溝通能力 楊洛文(31):領導組織、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葉彩翎(32):解决問題能力、總結能力 葉歡頡(33):溝通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張明欣(34):溝通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現有及閒置資源:
閑置資源: 1. 利用廢舊的矽膠電綫和TPU電綫,循環回收成爲手環使用的物料 2. 周末的學校物理室 3. 音頻指紋技術範圍擴展至聽障人士産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