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三新Team地
隊員:
- 林志達 (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
- 黃俊豪 (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
- 黃穎聰 (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
- 張樂晴 (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
- 林烙勤 (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
- 馮渝聰 (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
- 李溢晴 (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
- 鄭皓澧 (保良局羅傑承(1983)中學)
於社區中心當中提供一個平台,義工將以布偶的形式展現「三隻小猪」的故事。活動將分為十節,每節半小時進行,參加者年齡為6-10歲。將會於首兩堂認識簡易的英文生字,包括顏色、動物、水果等等。然後義工介紹布偶劇及「三隻小豬」故事,再以布偶劇的方式演出。途中遇到先前認識的生字便會讓他們表演該生字的神態如(小豬睡覺時的鼻鼾聲),並會再次解釋該生字,加深記憶,其後更會邀請他們同台演出。希望他們能以愉快及生動的方式,慢慢地學習英文生字,積少成多,自小培養對學習其他語言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部分家庭中的家長可能學歷不算太高,對子女的學業力不從心,加上家長為生計日夜在外奔波,並未能騰出時間與子女一同討論功課,子女只好自行完成功課,但遇到困難時無人可提供協助,自然會對該科目產生厭惡的情緒,尤其在英文方面,因此做功課的時間大大延長,而且不但使學童壓力遞增,更可能使其厭惡英文,使問題得不到解決,形成惡性循環。嚴重更會影響家庭關係,連帶影響兒童自信心。
因現時多數學童對學習英文並不感興趣,再加上隨着他們年紀漸長,課業的難度也隨之變深,討厭英文的情緒只會越來越濃烈,因此我們希望在學童年齡尚小的時候藉此此次的布偶劇場,用較輕鬆及富趣味性的方式,重燃他們對學習英文的熱誠,自小培養學習的態度並從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活動以「與布偶劇中的童話故事互動」以及「同台演出」等創新方法,以有趣及生動的方式培養學童對學習英文的興趣,同時透過增加接觸英文的機會,讓他們習慣聆聽英文及增加與同輩用英文談天的機會,增強自信,消除對英文的恐懼。
另外,活動提供一個放鬆平日學業上壓力的空間,得到與朋輩一同相處的機會,既能在同儕間互相學習,又能達到減壓。演出期間更能增強自信心,建立對學習語言的興趣,對他們日後面對較深澀的課程時也能不會感到害怕,能勇敢學習及使用英文與別人溝通,一舉多得。
團隊能力:有耐心,面對比自己年幼的兒童更有耐性
將有共八名義工參加一節,能分別負責表演及解答參加者的疑問
曾參加校際朗誦比賽,能流暢地完成表演同時與參加者互動
義工:領袖生團隊
場外支援:本校英文老師
場地:1.香港明愛-明愛賽馬會梨木樹青少年綜合服務
原因:其使命-扶助弱勢社群能使我們更容易接觸理想目標
場地:2.仁濟醫院-嚴徐玉珊福來睦鄰社區服務中心
原因:其服務對象為有特別需要的家庭,能使我們更有機會幫助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