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已經截止,謝謝支持!

環保超人

隊員:

  • 李妍慧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 周倩如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 楊建心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 劉心伊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 黃珮珈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快速時裝是指在短時間內不斷把新潮流服飾推出的商業模式。消費者有可能因衝動而買下不必要的衣服,而當衣服不再合潮流時就會被消費者丟棄,造成極大浪費和固體廢物。中學生總是喜愛跟隨潮流,而快速時裝因便宜、時髦、款式多樣性所以在中學生消費群中也十分受歡迎,我們希望此計劃能引起本校中學生對快速時裝帶來的環境問題的關注,提升他們的環保意識,教育他們用舊衣服造新產品。 

 

首先,我們會在早會和學生會社交平台上宣傳我們的舊衣回收再造計劃,呼籲同學把家裏不會再穿的舊或不合時宜的衣服帶回學校,供我們在計劃中使用。我們首先會和學校的環境保育大使合作,一起篩選一些破舊,殘破的衣服用作製作工作坊產品的材料。一些比較新簇、潔淨的衣服由於用作製作工作坊產品的原材料會比較浪費,所以我們會和環境保育大使一起整理、包裝,再送往REDRESS機構下的服裝店(鄰近我們學校的尖沙咀海港城Tommy Hilfiger和ZARA)、執嘢JUPYEAH機構和教世軍家品店FAMILY STORE,確保所有衣服都不會被送往堆填區,而是能夠轉售、捐贈、或再造成新衣物,達致減廢。 

 

然後,我們會開設一個工作坊,為期一個月,每星期將會運用課後時間(大約兩小時),於學校裁縫室舉行。我們會將同學分為兩組,每組會用兩天的課後時間完成產品。屆時將製作的產品包括:大手提袋、筆袋、小玩偶及迷你錢包。工作坊中首十五至二十分鐘將向同學簡介快速時裝的現象。及後,我們將教導同學如何製作產品,讓他們親手將舊衣物改造,製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產品。在活動尾聲,我們將會舉行一個比賽(歡迎全校同學參與)讓同學自行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以舊衣物創造一些新穎的產品,我們將邀請家政科老師與我們一同,以外觀及實用性兩個角度評分,選出表現優異的同學。 

 

最後,為了鼓勵同學在工作坊完結後繼續發揮創意及繼續循環再用衣物,以體現長久的減廢後果,我們將設立每月一次的裁縫室開放日(上課日其中兩天的課後時間),安排有興趣但家中硬件未能支援的同學,使用學校的設備,製作更多的產品。我們將邀請參加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引導其他同學一起製成產品。屆時,我們亦望能夠邀請到視覺藝術科老師和一些香港舊衣回收再造的機構,例如:Who Am I Fashion, The Changing Closet,與同學一同構思及運用舊布料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美觀時髦產品,吸引同學參與。 

 

為了提點同學在工作坊結束後繼續進行減廢、回收的工作,我們將會運用學生會社交平台,持續發放一些有關回收衣物的資訊,及一些創新的衣物再做點子,鼓勵同學繼續於家中繼續嘗試以更多方法製作新產品。另外,我們也會設計一些冷知識測驗,測試同學對快速時裝造成的環境影響的認識,提升同學的環保意識,減少購買衣服,實現源頭減廢。最後,這個點子亦能實踐在其他中學、青少年中心,如:小童群益會,增加受益群眾,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產品的參考照片: 

 

受影響社群的痛點: 

年輕人為追上瞬息萬變的潮流,會頻繁地購買過多新衣物。然而,他們的環保意識普遍較低,不重視大量布料廢物為堆填區造成的重大負擔,便把穿厭了的衣服扔掉,不對布料「廢物」實行5R,造成大量本能重用的固體浪費。 

方案想要解決的問題: 

快速時裝使頗新的衣物被棄置,造了大量固體廢物。望能藉加入創意,不隨便丟棄,而是回收,使看似「廢物」的舊衣物煥然一新,減少棄置衣物,減輕堆填區負擔。 

簡介點子方案的創新元素及如何協助解決上述問題: 

以不同的舊衣物加上針線,拼拼貼貼,再加上舊衣物的鈕子、拉鍊等配件,製作出不同的新穎、實用的物品。希望能夠從而透過說明現今快速時裝的弊處同,令同學反思自己平日消費習慣,使他們在日後在購買服裝時能夠三思而後行,思考清楚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再者,我們亦能透過活動 

 

鼓勵同學將舊衣物拿到回收熱點或社福機構捐贈予有需要的人,讓同學寓做善事之餘同時進行減廢。最後,同學能夠從我們的工作坊中獲取靈感,啟發他們於生活中更積極將衣物改造,繼續構思新的製作手法,讓同學能夠從生活源頭中減少衣物浪費的問題。 

團隊能力: 

我們學習過縫紉和使用裁縫機安全守則,參加者能夠安心地使用它。除了教他們發揮創意外,亦能讓他們發掘如何製不同用途的物品。我們亦是學生會的幹事,對在學校舉辦活動的程序很熟悉,能為參加提供卓越工作坊體驗。 

現有及閒置資源: 
  • 舊衣服 

  • 裁縫物資 

  • 裁縫室 

  • 美術、家政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