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光救援隊
隊員:
- 許心儀 (香港真光書院)
- 徐嘉寶 (香港真光書院)
- 李慧珊 (香港真光書院)
- 申宜 (香港真光書院)
由於香港的居住問題一直未收到政府的重視和協助,導致香港的劏房家庭越來越多,其中大多劏房家庭中包括年幼的兒童,隨著兒童的成長,家中的物件亦都因此容易造成堆積,尤其在劏房以空間細小狹窄聞名的環境下,不單止會減少小朋友的活動空間,使他們成長過程中應有的娛樂活動減少,加上大多劏房兒童中的父母都忙於工作或家務,寧願花時間多做些,都難以勸動小朋友主動收拾,令發生家居意外的風險增加,問題越趨惡化。
-
劏房家庭由於多雜物而沒有活動和娛樂空間以及增加家居意外的風險例如摔倒,火災,雜物掉落而導致的砸傷
-
劏房家庭的父母大多忙於工作沒有空餘時間教育孩子整理的重要性
希望透過該服務提高7-10歲的劏房兒童執拾家居意識和養成整潔的習慣,以及教育小朋友主動收拾自己的物品
創新元素有:是次活動視為免費,比起坊間類似但價格不菲的收納服務,我們更希望透過遊戲令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到收拾的重要性和技巧,令更多劏房家庭可以受益。與此同時,讓劏房兒童學習到不同適用於其居住環境的收拾技巧。此外,活動結束後還有每月「21日習慣挑戰」和社交媒體挑戰賽,幫助年紀較小的兒童保持收拾和養成執拾屋企的好習慣。
如何協助:活動維期一個月,一星期一節,共四節,每次見面時間約30-45分鐘,接受约五個家庭報名。我們會先訪問劏房家長關於子女日常遇到的問題,並以半訂製形式為小朋友設計遊戲,從而令他們養成收拾屋企的習慣。
四節的活動會有四個不同的遊戲和任務,每節課堂後小朋友需完成該星期的任務,並且由家長拍照監督。
例如A小朋友不喜歡整理課本,我們會先介紹收拾書本的技巧如由高至低排列,然後会作試範,隨後便会與小朋友比賽,最快整理好書本的人便勝利,最後透過具趣味性的抽獎方式佈置任務如每日需在課堂後整理書本,並給媽媽檢查和拍照給我們作評價是否能完成任務、B小朋友不懂得主動收拾書包,我們先會與小朋友玩一個遊戲,用一張整齊的時間表作示範,再鼓勵他按照時間表的內容把當日需要的書本放入書包,完成遊戲後亦要在接下來的一星期每天主動收拾好書包,便達成這星期的任務。C小朋友不喜歡摺疊被子,那麼我們會先教一些摺被的技巧給小朋友,然後給他們一些簡單的圖案如長方形等,使他們利用我們所教的技巧摺疊出相同的形狀的遊戲,最後活動完結時我們會佈置每天起床後需整理被子,並給媽媽檢查和拍照給我們作評價等任務。我們計劃會根據小朋友完成多少個任務而積分,達到一定分數可以被評為「整潔至叻星」,並可用積分換取禮物,而在活動完結時派發「整kids收納師」的獎狀。
活動目的:透過上門或網上與小朋友玩遊戲教授收納知識,小朋友可學習體諒父母和主動學會收納,提高及養成小朋友執拾家居意識和習慣
許心儀:執行力高,善於用行動幫助活動順利舉行,能夠令活動更加豐富
徐嘉寶:具有想像力,提供不同的對策和主意,令活動更加有趣
申宜:做事周到,在每次服務時都能夠將所有事情準備好
李慧珊:做事認真,性格溫柔且事無鉅細,受小朋友歡迎
我們亦得到老師及同學的支援
-
在網上尋找一些有關學習收納技巧例如YouTube Google上
-
參加收納課程(日本檢定協會收納香港課程)
-
香港收納的組織(Home Therapy香港上門收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