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m Boom

隊員:

  • Koon Man Hei Charlotte 官文晞 (香港真光中學)
  • Chan Wing Kiu 陳泳蕎 (香港真光中學)
  • Chan Tsz Yau 陳子柔 (香港真光中學)
  • Cheung Ka Ki Kelly 張嘉琪 (香港真光中學)
  • Ng Hok Yan Priscilla 伍學欣 (香港真光中學)
  • Ngai Kai Lai 魏佳麗 (香港真光中學)

「步步go星」是一個應用程式讓劏房長者每行走10,000步就可以到社福機構換領食材。應用程式的畫面會出現一棵樹苗,當使用者越行越多步數時,樹苗就會長高至一棵樹,最終當達到目標步數時,樹上就會結出果子——星星,並顯示能拿到的食材。從而鼓勵長者多做運動,保持身心健康。而為了顧及一些沒有智能電話或不擅長使用智能電話的劏房長者,我們增設了手錶計步器版的「步步go星」。讓長者們不會因智能電話而限制了他們參加此活動。 

 

受影響社群的痛點: 

劏房長者家中的活動空間有限,而且在公園裡的康樂設施大多為小朋友而設,給長者使用的相對較少,加上疫情的影響公園全部的娛樂設施也被封住了,這更加限制了他們的活動範圍。同時,他們在經濟方面也較拮据,大多只依靠政府的綜援來勉強維持生活,因此很多時候都會選擇留在家裡消磨時間,例如:看電視、睡覺、躺在床上,以減少支出,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方案想要解決的問題: 

劏房長者大多因為退休而沒有工作,而大部分收入也是依靠政府的補助,可能連購買食物的資金也不足夠,外面也沒有什麼為長者而設的娛樂設施。所以除非必要情況,他們只會留在家中。但每天困在狹小的空間而長時間不運動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雖然政府和社區中心有嘗試推廣做運動的好處,但成效不彰,仍然有許多劏房長者不願意做運動。

簡介點子方案的創新元素及如何協助解決上述問題: 

我們將會預先舉辦兩個工作坊,分別是應用程式工作坊和手錶計步器工作坊。讓劏房長者報名參加這次計畫,並教導他們如何使用程式和手錶計步器,以控制參與人數,避免合作機構有過量支出。我們已聯絡了一名居住在劏房的長者,會先教導他如何使用程式和計步器,再由他負責講解,我們就一邊協助長者,相信這樣能讓參與計劃的長者更容易吸收。「步步go星」這個應用程式會記錄劏房長者總共行走了多少步,每行10,000步就可以到部份社福機構領取食材一次。在應用程式裡,畫面中只會有一棵樹苗,方便使用者有更舒適簡潔的體驗。當使用者的步數不斷增長時,樹苗也會逐漸長高成一棵大樹,反映使用者的使用情況。而我們用星星來做樹上的果子,以配合軟件名稱步步GO星。每當使用者達到目標步數——10,000步時,樹上就會結出星星及顯示一條消息,通知使用者可以去相關社福機構換取食材。而手錶計步器版的「步步go星」就只會顯示步數,但操作方法並沒有不同,使用者每走10,000步就可到相關社福機構換取食材。同時,我們會約每兩星期探訪參與計畫的長者,關心他們做運動的進展。我們也衷心希望可以藉此機會,令劏房長者在家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去消磨時間,從而提升他們的身心健康。透過每行走10,000步就可換領食材的方法同時亦可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 

團隊能力: 

我們的團隊有許多不同能力的隊員。有參與STEAM team、擅長繪畫和修讀理科的同學。加上我們也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相信以我們已有的知識及網上的學習,很快能把應用程式設計好。而且我們也擅長與別人溝通,更有同學認識居住在劏房的長者和社福機構的負責人,故很快就能與機構合作,並能把應用程式設計得符合劏房長者的需要。

現有及閒置資源: 

在油尖旺區和深水埗區有很多社福機構,例如惜食堂和食物銀行,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機構提供食材給長者。如果有幸入選10強,我們會在校內進行籌款,再把善款和剩下的資金一同捐給合作的社福機構,補貼食材、人手等等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