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
隊員:
- 謝韻欣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吳嘉詠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趙汶希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楊晓晴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陳敬棓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梁靖雯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馮泓儒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陳冠樺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希望透過這個遊戲/活動,讓大家可以從中感受到身處劏房的家庭所面對的生活困難、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而設立,藉此盼望有更多人去關注他們,希望有更多社會上不同的機構/專業人士,能提供不同類型的活動/興趣班給予身處劏房的孩子,有助他們發掘興趣和專長,從而有更好的人生選擇。
遊戲規則:會以個人團體進行,將會設20回合,遊戲開始前每人會有一定的本金。首先,每個人每回合會分配到一張卡,會有不同的事件(內容例子:得到資助不用繳付費用一個回合/兩至三個選擇任你作出),而你所選的選擇將會影響你的分數,如果在那回合不幸到負資產將會被淘汰,進入下一回會直至所有回合完結,得分最高的為勝出者。
此外,在遊戲後我們會與一些機構合作,邀請一些劏房戶來分享交流。希望參加活動的人,能從中了解劏房兒童面對的困難。
1.因爲受經濟所困,能夠參加的興趣班種類太少,導致無法多元化發展
2.即使能夠參加興趣班,但也可能因爲器材過於昂貴而無法負擔,導致被迫放棄
3.劏房内空間不足而無法放置一些較爲大型的器材,例如鋼琴,古箏等等,即使沒有上述問題,亦不能在家中隨時練習
4.劏房兒童無力消費一些消耗性的資源(例如:顔料,芭蕾舞鞋)或沒有足夠資金,導致無法找到自己較爲感興趣的範疇
5.劏房兒童亦無法長遠地發展興趣,例如考級的費用或參加比賽的費用都不便宜,而被逼放棄發展或表演的機會
首先,希望可以藉助是次活動令更多機構或有能力的人士去幫助這些劏房兒童,例如舉辦有資助或費用全免的興趣班和提供場地,令他們找到感興趣的領域或專長,協助他們發展所長。
此外,亦想透過是次活動,令各種機構瞭解劏房兒童就算能夠參與興趣班,但因無法負擔昂貴的器材而被逼退出,所以希望機構或商界能夠捐出器材給予劏房兒童。
總結來説,藉此活動的體驗,希望有機構願意去給予劏房兒童一個全面的幫助,例如可以資助考級或比賽的費用,提供各種的資源,有一個多元化和全面發展的機會,使他們在興趣發展的路上走得更順利,生活亦更加多姿多彩和快樂。
在點子方案的創新元素方面,我們選擇了用一種桌遊體驗方式,令人們更深切體驗及了解劏房孩童的生活。若人們聯想到劏房體驗,大多數人都不會聯想到以桌遊的方式去體驗,甚至會覺得奇怪。但我們選擇了創新,以一種新型的方式去讓人們體驗。桌遊的方式既不會沉悶,甚至會令人們感到新奇、記憶猶新及深刻。
在如何協助解決上述問題方面,我們聯合了明愛機構舉辦一些關於幫助劏房兒童的活動,譬如:義務興趣班、募捐......針對劏房兒童的需求,讓劏房兒童發掘自己的特長,並進行培訓及提供資源上的幫助,令他們有更多元化的發展。
觀察力,解難能力,使用科技能力,創新力,領導能力,團隊精神,想像力
首先,我們利用觀察力觀察到劏房家庭的痛點,並就此以我們的解難能力對他們作出幫助,創造一款遊戲,讓大眾瞭解並自發性地幫助他們,在此次活動中,我們希望以領導的角色帶領社會各人士更關注劏房家庭,加上我們的團隊精神,使整件事更為順利,也能想像到劏房家庭的困難與在實行本方案後的狀況,希望能幫助到劏房家庭
學校提供的課室,明愛機構提供的埸地及未來合作開辦興趣班,身邊認識的朋友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