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已經截止,謝謝支持!

螳螂螳螂

隊員:

  • 楊佩嘉 (何東中學)
  • 何㦤霖 (何東中學)
  • 屈曉琳 (何東中學)

們的目的是想幫助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小學生,因家庭自身條件而沒法負擔昂貴的補習費,而家中的父母亦未有能力教導孩子,令到本身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得到不理想的成績,在學習過程中的失敗,失去學習動機,缺乏自信及感到自卑。長遠看,這也容易引致跨代貧窮的現象 

 

我們團隊可以透過活動擴闊社交圈子,在熟悉的社區,透過與社區的聯繫,發掘對此活動感興趣的人邀請他們日後一同舉辦活動。亦具備對於事情的熱誠。 

 

我們的方案是舉辦義補活動,方案對象將會是低收入家庭的小學生,以及中學生導師,雖然現時社會上亦有類似的義教服務,但是仍有極不足的情況。   

 

招募學生方面: 

我們會開設一個專門為此計劃而設的社交平台帳戶(Facebook) 用帳戶宣傳此計劃,吸引家長報名。我們亦會在社區中心發放傳單及申請表格,及開設 Google form 給予家長填寫。會在自己學校的地區,灣仔區作為試點 ( 但若果有其他區的學生參加,亦歡迎 

 

招募導師方面: 

我們會開設一個專門為此計劃而設的社交平台帳戶(instagram ) ,作招募中學生之用,亦會開設推廣模式作為主要的宣傳方法,同時亦會在我校內招募對此計劃有興趣的同學參與此項目。   

輔導時數方面 :  

計劃將於三個月為一期,一星期約兩次,一次大約為1 至1.5小時(實際情況將根據導師的時間及學生的情況而定)。 

 

輔導內容: 

P1-P4:主要為處理功課,以及鞏固已有知識,如情況允許,會提早預習將學習的課程。   

P5-P6:主要鞏固已有知識,傳授考試答題技巧,如何扣題作答,摘寫筆記技巧,操卷練習,預習將會學習的課程。 

P5-P6學生因臨近呈分試,準備踏入另一個階段——升中學,難免會感到擔心及害怕自己的前程,如情況允許,導師亦會分享自己如何渡過這個階段,令他們了解中學生活,讓他們提早適應中小學之間的差別,亦不用過分擔憂未來。   

 

導師團體人數方面: 

我們將在校內招募義工同學,大約會招募10至15位中學生作為導師,每一位義工同學將帶領約一至兩位的小朋友參與計劃。從而了解後再邀請同區學校參興此計劃。導師所帶領的學生人數將根據自己可用的時間而定。我們會以[可記錄在SLP]為吸引條件 

 

尋找輔導學習資料方面: 

我們會向學校老師請教,蒐集適合的練習  

 

輔導形式:   

家長將於表格上可選擇網上或面授,但實際情況亦要根據疫情而定。  

  1. 一對一補習 , 一位導師同一段時間 輔導一位學生 

  1. 小班教學 ,  同一段時間與同一級的學生 , 3-5 位學生配對一位導師  

 

想申請合作的機構、團體:  

  1.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 /  從訪問家長得知 此機構人手不足,希望通過合作,可以放首減輕人手不足的問題  

  1. 一團火義補計劃 

  1. hkfyg / bgca / caritas  

受影響社群的痛點: 

低收入家庭兒童因為家庭自身條件,經濟能力不足,家庭平日的開支已經入不敷出,沒法負擔昂貴的補習費,普遍「輸在起跑線」,孩子普遍成績亦未如理想。他們沒有足夠好的經濟能力去參加補習班或聘請補習老師。孩子亦會因為自身家庭條件而對自己感到自卑,失去自信心。會妨礙到他們同輩中的社交,把自己與身邊的同學相比,引致他們自尊心下降,有機會妨礙到心理健康發展。  

 

方案想要解決的問題: 

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經濟能力有限,這些家庭往往因家庭條件經濟不足而不能負擔補習費用,沒有足夠的資金讓孩子們參加補習班,家長自己本身沒有能力去協助子女們的課業問題 沒有資金讓孩子們參加補習班,孩子成績未如理想,在學習中的失敗,失去學習動機,缺乏自信及感到自卑,這容易引致跨代貧窮的現象 。希望透過這個方案,讓劏房兒童可以在課業上得到幫忙及指導,感受到一絲的關懷,從而建立自信,在社會向上發展。 

 

簡介點子方案的創新元素及如何協助解決上述問題: 

同輩 

方案是以中學生配對小學生作為導師及學生,以同輩作為橋樑,同輩能有共同話題,溝通比舊式的補習制度好,以「夥伴」的形式去溝通,能夠減少舊式補習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好讓學生容易接受。  

 

互補 

方案是中學生配對小學生,以中學生作為導師,這能夠培養中學生的責任心,通過與可以增強中學生與別人的溝通技巧。透過補習小學生,導師在補習學生的過程中,可以更能鞏固自己原有的基本知識。  

 

地點 

優先選取的地點是社區中心,但社區中心可用的資源比較緊迫,所以實行上較難,若情況允許,次選的便是我校,要先向學校申請,再等待審批。  

 

宣傳 

在方案中,我們選擇的計劃宣傳方式普遍都是採用網上平台,開設社交帳戶,再使用推廣模式作為宣傳方式,透過網上平台及社交媒體的途徑,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計劃,是頗為創新的方法。  

 

義教 

雖然現時社會上亦有類似的義教服務,但是仍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義教老師不足,而需要這種服務的學生亦持續增長。如網上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報名參加學生有20000人,而成功配對的只有17000對(一對一免費補習)。希望透過此計劃填補,義教服務的空隙。  

 

若情況許可會安排其中一位義工成為計劃中的admin , 主要處理家長問題 

團隊能力: 

三位團員都各有所長,願意付出,擁有良好的默契,具備良好的合作能力。 

 

楊佩嘉:在領導能力較出色,領導隊友共同合作,令計劃更加特別給團隊更加團結。 

何懿霖:關心身邊的人及事,性格主動及耐性,很樂意接觸其他人,了解他人的需要 

屈曉琳:有愛心及關懷,對社區上現有資源頗有認識,有助團隊提升執行方案的效率。 

現有及閒置資源: 
  • 主要為人力資源 學校同學 透過合適的工作分配,善用隊員們自身的知識及技能   

  • 學生義工以及青少年的閑暇時間   

  • 小童群益會,明愛等非政府組織,社會服務機構的協助 ,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  

  • 借助網上平台作為宣傳 隨着科技進步,資訊流動得越來越快,網上平台絕對是好途徑   

  • 我們會盡量安排用各種共享資源及其他空置的設施,例如社區中心,希望達到不浪費閒置資源的同時,亦可以減少本計劃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