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雨天

隊員:

  • 冼曉燕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伍穎桐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陳雨瑄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黃嘉雄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區寶志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莊駿謙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魏思晴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蘇柏棻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這個點子會與社福機構、私人企業和學校合作,透過贈送由社福機構或企業提供的可接疊式、方便收納的二手或全新家具給劏房兒童,以幫助他們重新規劃家居設計、並舉行工作坊, 提供關於斷捨離和執拾家居的方法,以改善生活環境。我們會透過派發宣傳單張、張貼海報、與學校公民教育處合作以及透過社福機構向公眾宣傳我們這個點子,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點子,並呼籲到更多人投身義務工作。

受影響社群的痛點: 

劏房兒童的痛點是缺乏金錢、資源和空間不足。他們用了大量空間來放置家具和雜物,令他們沒有足夠的空間作學習區域。惡劣的學習環境使兒童難以專注和缺乏空間娛樂,不利其身心健康。

方案想要解決的問題: 

改善新界西劏房兒童狹窄的生活環境,盡可能擴大他們的活動空間,以提供足夠和舒適的生活環境讓劏房兒童居住。

簡介點子方案的創新元素及如何協助解決上述問題: 

創新元素
以年輕力量增加社區對問題的關注和歸屬感
斷捨離理念

行動
與社福機構和私人企業合作,贈送二手家具如床上桌(如五十步、宜家)
舉行斷捨離工作坊,提升街坊規劃家居及執拾家居的能力(如多磨建社)

宣傳
社交媒體
社福機構和私人企業張貼派發傳單及海報
與學校公民教育處合作,以OLE吸引同學參與

培訓
進行工作坊培訓(如Home Therapy),加強家居整理能力

我們的角色
1.中介,聯繫社福機構和私人企業,蒐集相關物資
2.培訓,工作坊當任助手
3.宣傳,在校內宣傳吸引同學參加
4.溝通,與學校相關部門協調和溝通

預期參加的人士
新移民、家庭主婦(加強其歸屬感)
學生

團隊能力: 

有組織活動(如學生營商計劃)的經驗
成員是公民教育處幹事
有能力擔當統籌及宣傳角色,以推廣和執行計劃

現有及閒置資源: 

二手傢具是閒置資源
企業以履行社會責任作誘因,是可用資源
我們有體力和時間去為資源作最佳配對
亦懂運用科技,如影片制作等,提升公眾對劏房問題的認識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