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暢言

隊員:

  • 朱芷琳 (賽馬會油塘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 嚴鈺儀 (賽馬會油塘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 張柔 (賽馬會油塘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 彭美瑩 (賽馬會油塘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 戴清瑩 (賽馬會油塘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 蔡子宜 (賽馬會油塘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我們希望籌劃一個專門針對青年聾人朋友的觀星營。聚集15至35歲對天文有興趣的聾人青年,通過兩天一夜的集體遠足露營認識和觀看星星,期間在手語翻譯員的幫助下天文機構的義工可以為成員解答疑難和做簡略的介紹,讓聾人朋友更投入和清晰認識相關知識,加深他們對星系的興趣。此外,在白天的籌備中我們會準備一些與星系相關的遊戲活動,促進及推進青年聾人們的交流與合作,通過成員之間的不同交流方式,如(畫圖、文字、唇語,手語等)擴展人際關係,並且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主要以認識星空為主題,也是香港喜歡觀星的健聽青年認識的開始。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定期在IG分享有關觀星的動態,聯繫大家。 

受影響社群的痛點: 

聾人沒有足夠機遇和資源接觸專業領域的愛好,例如天文,也沒有一個和好友交流的渠道。因為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中使用的術語是高度專業化的,往往不容易與視覺圖像聯繫起來。當聾人以手語這個直觀的方式交流的時候,可能別人不能理解他們所要表達的,所以他們很難與朋友分享和講解自己的興趣,這導致他們無法深入接觸到並和朋友交流所喜愛的天文知識。 

方案想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希望解決聾人無法在專業領域找到同好交流的問題。喜歡觀星的聾人朋友,因為難以用手語和沒有接觸過天文的朋友講解天文的一些專業詞彙,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也找不到和自己一道的同行者,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興趣。我們希望這個方案可以讓聾人朋友找到同好,交流天文知識。我們聯絡小童群益會(油塘中心)王姑娘,協助一同舉辦是次活動。 

簡介點子方案的創新元素及如何協助解決上述問題: 

我們希望打破聾人較難以天文為興趣的侷限,讓聾人與健全人士同樣擁有平等的機會追求自己的興趣。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聾人的小眾愛好往往會被社會忽視,讓聾人對自己所喜愛事物望而卻步。現時社會上沒有專門針對聾人舉辦類似「以觀星會友」的觀星營活動,我們希望突破這一現象,讓聾人朋友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擁有一起露營觀星的機會。為了讓他們認識更多朋友,也更有動力鑽研所好,我們的觀星營在夜幕降臨前會有小遊戲讓營友相互認識了解,在晚上觀星時也更融洽,在第二天早上離開前,也會有小遊戲總結觀星得著,加深營友的羈絆。之後,我們會開啟一個網上論壇(instagram),定期上載天文知識與相關活動,讓觀星營的營友可以保持聯繫,繼續交流天文知識,也能再次組織類似活動。從而我們希望推動社會關注聾人的發展自身愛好的權利,給予更多方面的支援幫助。 

團隊能力: 

首先,我們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中有一定的能力以及成就。例如我們團隊成員能言善辯,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帶領我們更好的完善事物。其次,我們團隊有同學修讀視藝,可以製作海報的方式帶出我們的中心,推廣和宣傳,吸引感興趣的人士。我們團隊講究分工合作,以最少的時間,乾最多的事。我們的優勢是團結一致。 

現有及閒置資源: 

我們作為小童群益會的會員,可以邀請小童群益會的社工人員提供物資和一起籌劃活動。 

網上資源:instagram (a_bite_of_astronomy) 

聾人機構:香港聾人協進會、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天文機構:香港天文學會、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手語義工服務:香港聾人子女協會(CODA) 

香港觀星地點:西貢天文公園、西灣觀星台、西貢大坳門 
、大尾督主壩、大嶼山籮箕灣、石澳鶴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