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聞童趣

主題
身處不利環境下兒童的成長挑戰
隊伍名稱
芝士狗培根撈魷魚
隊員
尤茜涴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
吳培芬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
梁巧桐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
點子方案簡介
我們希望讓家長學會觀察孩子在玩樂中展示的狀態、能力和學習,意識到玩樂的重要性,更願意讓孩子多玩。我們將帶同回收物到遊樂場,透過結合預設情境及遊樂場設施,與兒童一起設計遊戲,讓遊樂場變得更有趣味,過程中鼓勵孩子發揮創意,促進溝通及合作。同時,我們會向家長分享如何使用AI描述孩子在玩樂過程的行為,由AI分析孩子的特質分析,幫助家長從新角度理解玩樂的價值,更願意讓孩子多玩。
在公園觀察發現,兒童自由玩樂時會展現創造力、社交溝通、問題解決等寶貴特質。可惜平常家長未必留意孩子在遊戲中的表現與學習歷程,所以方案希望能引導家長看見孩子在遊戲中展現的潛能與成長,長重新認識玩樂的價值。
受影響社群的痛點
家長帶孩子到公園玩耍多以「放電」為目標,未有留意及觀察孩子在玩樂時能有不同方面的學習,如社交和創意等,忽略了玩樂對兒童全面發展的價值。
方案想要解決的問題
兒童:有更多機會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發揮創意,學習溝通與合作,玩得更滿足。
家長:學會在遊戲中發現孩子的獨特潛能,更重視玩樂對孩子的價值,並願意讓孩子多玩。
簡介點子方案的創新元素及如何協助解決上述問題
活動結合主題情境、遊樂場設施及開放性物料,由青年義工帶來回收素材,讓兒童設計道具、建立規則及構思玩法。過程中我們會鼓勵兒童發揮創意,並促進溝通與合作,讓遊樂場成為充滿趣味與探索的空間。
義工會與家長分享如何運用AI,將孩子在玩樂過程的行為進行描述,並透過 AI 分析孩子的表現與特質,協觀察與理解孩子在玩樂中展現的能力與成長。
為保障活動順利,我們將在學校招募義工,並舉辦義工培訓工作坊,讓義工掌握帶領遊戲技巧。



團隊能力
其中一位隊員是武術班的助教,經常接觸於4至10歲的小孩。很會與這些年齡段的小孩交流玩耍。
現有及閒置資源
-環保物料
-遊樂場